2009年11月6日 星期五

介紹一位愛說故事的科學家

當牛頓看到掉落的蘋果,悟出並發現了萬有引力,再發展為牛頓三大運動定律。我們在學習自然科學的過程中,反覆的熟記,並運用這三大運動定律,漸漸的愈學愈深入,也愈學愈難。

牛頓在我們的腦海深處不再是一個人,是科學定律,是數學公式。科學也變的冷冰冰、硬梆梆,沒有了生氣,少了活力,彷彿科學是死板板的知識。

牛頓生長在怎樣的家庭?接受了什麼樣的教育?一生有哪些挫折和成就?….,我們通通不知道,只知道他發現了萬有引力和牛頓三大運動定律。久而久之,學習自然科學成了累人的工作,讓很多人因而失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。

如果,讓科學多一點人味,例如介紹一些科學家的生平、軼事,介紹某些科學發現的歷史……,科學或許就能多一點人味而變得有趣,科學不再冷冰冰,能在我們的內心裡活起來。

在偶然的機會裡,發現一位科學家,寫了好多科學史的書,內容有科學家的生平、科學家的小故事、科學發現的歷史……。在閱讀的過程中,好像掉入歷史的迴廊,每一位科學家是那麼活生生呈現在眼前,有悲傷、有歡喜、有苦也有歡樂。

原來,科學也是有歷史的,誰說科學好無趣;相反的,科學是那麼的多采多姿。就讓張文亮教授的生花妙筆,帶我們進入科學家的生活世界。

附錄:張文亮的科學史著作,列幾本供大家參考

『回到起初-科學大師發現的起點』、『南丁格爾與近代護理』、『為小草去探險──科學大師的求學戀愛與理念』、『一把剪刀,幫助千百人──蔡巧與台灣初期護理』...,還有很多,不再列舉,去逛逛書店吧!

找書去
  

沒有留言: